绿色低碳发展动态 第六十四期
来源: | 作者:裴玲玲 | 发布时间: 35天前 | 2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政策动向

1中共中央国务院部署城市低碳转型!推广碳足迹标识与绿色建筑

8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外公布,明确要求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推动工业园区集中供能与固废协同处置,规模化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并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强化垃圾分类与绿色出行。

意义:

从国家层面明确城市低碳转型路径,碳足迹标识与绿色建筑推广将倒逼产业链减碳,推动城市能源、固废、出行多领域协同低碳发展,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我司行动:

为城市重点企业提供碳足迹核算全流程服务。针对工业园区集中供能需求,结合AI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优化方案;在超低能耗建筑领域,联合上市企业提供生态环境咨询评估,同步开展双碳培训,助力地方政府落实政策要求。

2生态环境部强化碳市场管理:地方试点将设定期评估与退出机制

826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加强对现有碳交易试点的监督管理,建立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不再新建地方或区域碳市场。同时加快碳汇、可再生能源等方法学开发,并稳妥推动金融机构、非履约主体及自然人参与碳市场。

意义:

规范地方碳市场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定期评估与退出机制能提升市场质量,推动碳市场向全国统一、高效方向迈进,同时扩大参与主体范围,增强市场活力。

我司行动:

组建碳市场评估团队,结合碳核算技术为地方试点提供评估服务,协助梳理优化方向。针对金融机构、非履约主体等新参与方,开发碳市场操作实务培训课程,提供配额交易策略咨询。

3第二批CCER签发启动!首个造林碳汇项目成功登记

828日,第二批CCER减排量签发启动,中广核两个海上风电项目率先获签,总量约322万吨。同日,全国首个造林碳汇CCER项目漠河林业局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林造林碳汇项目完成注册,审定机构为中环联合认证中心。

意义:

CCER签发重启与造林碳汇项目落地,丰富了碳市场抵消机制,为企业履约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激励林业碳汇开发,推动生态保护与碳减排协同发展。

我司行动:

联合中环联合认证中心等机构,为林业碳汇项目提供从基线调查、碳储量核算到登记备案的全链条服务。在山西、四川等地布局项目,助力企业获取CCER,降低履约成本。

4江亿院士:构建零碳热力系统势在必行

针对我国能源转型中热力系统短板,江亿院士提出构建零碳热力系统三步走战略。预计2060年我国热力需求达240亿吉焦,全部电热转换将消耗7万亿度电,亟需经济可行的替代路径,保障能源安全与民生需求。

意义:

指出热力系统能源转型短板,三步走战略为零碳热力发展提供方向,有助于保障能源安全与民生需求,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我司行动:

利用南京大学产学研平台,研究零碳热力系统替代路径。为热力企业提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方案,结合AI能源管理系统实现高效运行。

5三部门发文: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创新国家储备林+碳汇模式

825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支持国家储备林+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鼓励开发林业碳汇保险,运用遥感、大数据等技术优化生态资产融资服务。

意义:

通过金融手段赋能林业碳汇,创新模式能激活林业生态资产价值,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为碳减排提供生态支撑。

我司行动:

国家储备林+碳汇项目提供碳汇核算服务,联合金融机构开发碳汇融资方案。运用遥感、大数据技术监测碳汇量变化,为项目提供动态评估,助力盘活林业碳汇资产。


二、地方动态

1山西猛攻绿电园区建设!省长部署转化绿电优势

818日,山西省省长卢东亮主持召开绿电园区建设推进会,强调要提速手续办理、强化要素支持,推动绿电招商与出口认证衔接,打造差异化园区集群,将绿电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

意义:

山西聚焦绿电园区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有助于推动区域能源转型,吸引绿色产业集聚,提升经济发展绿色竞争力。

我司行动:

提供环保管家服务,确保园区绿色低碳运营。助力山西加快手续办理,推动绿电招商,打造差异化园区集群。

2盐城豪掷200万奖励国家级零碳园区

820日,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发布零碳试点奖补方案,对创成国家级零碳园区的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省级试点园区奖20万元,同时推出绿电消费补贴、碳足迹认证奖励等多项激励政策。

意义:

高额奖励政策能激发园区零碳建设积极性,推动盐城绿色低碳发展,为其他地区提供政策激励参考,加速零碳园区推广。

我司行动:

为盐城园区提供零碳建设全流程辅导,包括碳排放核算、减排方案设计、认证申报等。同时为园区提供碳足迹认证服务,争取更多政策支持。

3广西发布十大碳汇造林树种!桉树单公顷碳储量397

819日,广西林业局发布首批碳汇造林主推树种,包括桉树、黧蒴锥、闽楠等10类。桉树单位碳储量高达397/公顷,全区计划2030年新增碳汇林500万亩,年增碳汇量300万吨以上

意义:

明确碳汇造林优选树种,为广西林业碳汇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实现2030年碳汇目标,推动林业碳汇产业规模化发展。

我司行动:

依据树种碳储量数据,为广西林业企业提供碳汇造林规划方案,开展碳汇量核算与项目开发服务。运用生态环境咨询评估技术,优化造林布局,助力广西新增碳汇林500万亩,提升碳汇能力。

4常州出台碳达峰试点方案:八大任务31条举措

818日,《国家碳达峰试点(常州)实施方案》常政发〔202543发布,聚焦能源转型、绿色制造、城乡建设、交通低碳、科技创新等领域,推出31条具体举措,系统推进碳达峰试点建设。

意义:

系统规划常州碳达峰路径,八大任务31条举措覆盖多领域,能推动常州全方位低碳转型,为全国碳达峰试点提供实践经验。

我司行动:

针对方案中能源转型、绿色制造等任务,为常州企业提供定制化双碳服务。在能源领域,提供绿电替代与AI能源管理方案;在制造业,开展碳核算与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同时开展双碳培训,助力企业落实举措,推动碳达峰试点建设。

5福建突破!首发国内外双向互认碳足迹证书

819日,福建省首张国内外认证机构联合签发、国际客户采信的碳足迹证书由奋安铝业获得。通过跨机构数据互认与技术验证,填补福建双向认可碳足迹证书空白。

意义:

填补福建双向认可碳足迹证书空白,有助于福建企业产品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提升出口竞争力,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

我司行动:

借鉴福建经验,为企业提供国内外双向互认碳足迹认证辅导,联合国际认证机构,确保数据互认与技术验证通过。


三、企业行动

1全国首个!南京企业国际碳信用交易成功

827日,南京年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秸秆炭化还田项目碳清除量在国际平台Puro.earth成功交易7吨,单价142美元/吨,成为国内首个在该平台成交的项目。

意义:

国内企业首次在国际平台完成碳信用交易,标志着我国碳信用获得国际认可,为企业参与国际碳市场开辟路径,推动碳资产国际化流通。

我司行动:

为企业提供国际碳信用开发与交易咨询服务,熟悉国际平台规则,协助开展碳清除量核算与申报。联合国际合作伙伴,为企业搭建国际碳信用交易桥梁,助力碳资产增值。

2江苏首创分时分区碳计量装置投运!精准核算企业碳排放

91日,江苏省首台分时分区分压碳计量装置在常州投运,突破传统固定电碳因子限制,动态核算企业碳排放,为出口产品提供国际互认的碳数据支撑,助力江苏制造绿色出海。

意义:

突破传统碳计量限制,精准核算碳排放,为企业碳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助力江苏制造绿色出海,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我司行动:

推广分时分区碳计量装置应用,为企业提供装置安装与数据解读服务,结合碳核算技术,生成精准碳排放报告。为出口企业提供碳数据国际互认辅导,助力江苏制造应对国际绿色贸易要求。


四、国际看点

1特朗普强硬表态:停批所有风电光伏项目

8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宣称,其政府将不再批准风电或光伏项目,指责可再生能源推高电价,并强调保护农田优先。此举延续其上任以来对清洁能源的抵制政策。

意义:

美国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抵制,可能影响全球能源转型节奏,加剧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同时为其他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竞争提供机遇。

我司行动:

加强国内风电光伏项目技术研发与应用,为国内企业提供可再生能源项目规划与碳核算服务,助力抢占国内及国际其他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2全球首个第三方跨境碳封存项目投运!挪威北海埋存CO₂

8月,由Equinor、壳牌、道达尔能源合资的挪威北极之光项目完成首次跨境二氧化碳封存,标志着全球首个第三方CCS全链条商业化项目正式运行,为全球碳管理提供关键范本。

意义:

全球首个第三方跨境碳封存项目落地,为跨境碳管理提供范本,推动碳封存技术商业化应用,助力全球负碳目标实现。

我司行动:

借鉴项目经验,加强CCUS技术研发与跨境应用研究,联合国际科研机构,优化碳封存方案。为国内高排放企业提供碳封存技术咨询与项目评估服务,推动碳封存技术本土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