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动向
5月23日,商务部印发《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商资函〔2025〕132号),明确五大绿色发展举措:鼓励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与绿证绿电交易;支持企业建立碳排放统计与碳足迹管理体系;试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及碳达峰园区建设;丰富绿色金融供给并创建绿色工业园区;推进规划环评改革试点,为经开区绿色转型提供政策工具箱。
意义:
通过五大绿色举措推动经开区绿色转型,完善绿电交易机制,强化碳管理体系建设,为区域低碳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我司行动:
为经开区企业提供绿电交易咨询与碳足迹核算服务,协助搭建碳排放统计体系,参与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助力创建绿色工业园区。
5月28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工信部联电子〔2025〕95号),要求锂电池、光伏等重点领域企业搭建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运用AI、区块链等技术提升碳排放监测精度,推动全产业链碳数据核算共享,加速行业绿色数字化转型。
意义:
推动锂电池、光伏等行业搭建数字化碳管理平台,提升碳监测精度,加速全产业链绿色数字化转型。
我司行动:
依托AI能源管理与区块链技术,为电子信息企业开发全生命周期碳管理系统,实现碳数据核算共享,助力行业绿色转型。
6月1日,我国首部《绿色数据中心评价》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从能源高效利用、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运维、绿色服务五大维度建立评价体系,为数据中心绿色建设、运维和认证提供权威指引,推动行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
意义:
从五大维度建立数据中心绿色评价体系,为行业低碳建设与认证提供权威指引。
我司行动:
依据国家标准为数据中心提供绿色设计、运维评估及认证服务,利用AI技术优化能源效率,推动行业低碳发展。
6月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能源局部署新型电力系统七大试点方向,其中新一代煤电试点要求现役及新建机组通过CCUS技术、零碳燃料掺烧实现清洁降碳,同步提升快速调峰与宽负荷调节能力,为煤电绿色转型探索技术路径。
意义:
通过CCUS技术与零碳燃料掺烧,推动煤电清洁降碳,探索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路径。
我司行动:
发挥CCUS技术优势,为煤电试点项目提供碳捕集方案,协助提升机组调峰能力,助力煤电绿色转型。
5月27日,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明确加快制定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及技术规范,推动建立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碳足迹管理体系,为精准“算碳”提供制度保障,筑牢双碳战略实施基础。
意义:
加快制定碳核算标准,建立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碳足迹管理体系,为双碳战略筑牢基础。
我司行动:
依托学术积累与产学研平台,提供精准碳足迹核算服务,助力企业对接国际标准。
二、地方动态
5月22日,广州市双碳服务中心(绿电绿证服务中心)正式运营,以“政企桥梁、产业纽带、技术平台”定位,聚焦“算碳、管碳、易碳、降碳、用碳”五大领域,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可复制的低碳解决方案,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意义:
聚焦“算碳、管碳”等五大领域,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低碳解决方案,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我司行动:
与广州双碳服务中心合作,提供碳核算、绿电交易等服务,输出长三角零碳园区经验,赋能大湾区低碳转型。
5月26日,从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获悉,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超1000家企业完成碳市场账户开立,覆盖二氧化碳排放当量新增约30亿吨,总量突破80亿吨,占全国碳排放超六成,我国强制碳市场跃居全球最大,为工业领域碳减排注入市场动力。
意义:
钢铁、水泥等行业纳入碳市场,覆盖碳排放超80亿吨,跃居全球最大强制碳市场,强化工业碳减排动力。
我司行动:
为新增控排企业提供碳配额管理、碳足迹核算服务,助力企业适应碳市场规则,降低减排成本。
5月25日,《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全票通过,首次将碳足迹管理、生态碳汇写入地方法规,同步鼓励绿色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以法治力量推动超大城市绿色治理,树立地方双碳立法标杆。
意义:
将碳足迹管理、生态碳汇纳入地方法规,以法治推动超大城市绿色治理,树立地方立法标杆。
我司行动:
为杭州企业提供碳足迹认证服务,助力企业合规经营,推动绿色技术成果转化。
5月26日,上海发布碳计量中心建设指导意见,重点攻关碳排放在线监测、城市尺度反演、碳足迹核算等关键技术,推动计量标准与专用设备自主创新,为碳精准计量提供技术支撑,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意义:
攻关碳排放在线监测等技术,推动计量标准自主创新,为碳精准计量提供技术支撑。
我司行动:
依托与南京大学产学研平台,参与上海碳计量技术研发,提供碳足迹核算专用工具,提升数据精准度。
6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自治区高质量建设零碳园区工作方案》,要求优化新能源规划匹配园区用电需求,支持“绿电直供”实现物理溯源,2025年8月底前制定可再生能源消费认定措施,提升园区绿电占比,打造绿色低电价优势,推动零碳园区高质量建设。
意义:
通过“绿电直供”物理溯源提升园区绿电占比,打造绿色低电价优势,推动零碳园区高质量建设。
我司行动:
为内蒙古零碳园区提供绿电溯源技术支持,优化新能源规划匹配,助力园区实现绿电占比目标。
三、企业行动
6月6日,南方电网公司先后印发《关于统筹推进涉碳业务发展的工作方案》《加快公司涉碳业务发展融入和服务碳排放双控体系构建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组建网级“双碳”服务公司,建设电碳管理数据库与碳足迹核算背景库,布局“算、管、易、降、碳+”五大业务板块,将“双碳”业务打造为战略性新兴增长极,引领电网行业绿色发展。
意义:
布局“算、管、易、降、碳+”五大板块,建设电碳数据库,引领电网行业绿色发展。
我司行动:
与南方电网合作开发碳足迹核算背景库,提供AI能源管理方案,助力构建电碳管理体系。
6月5日,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开幕,以“推动全球绿色转型”为主题,发布《CN100链主企业绿色供应链案例集》与上海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促成绿色投融资项目签约,15国300余家企业参展,成为展示绿色技术与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
意义:
发布碳足迹数据库与绿色供应链案例,促成国际合作,成为绿色技术展示重要窗口。
我司行动:
对接国际企业,输出长三角双碳服务经验,促进绿色投融资合作。
四、国际看点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全球能源投资将达3.3万亿美元,其中清洁能源投资飙涨至2.2万亿美元(占总量66%),太阳能独占4500亿,电池储能投资激增90%;化石燃料遭遇滑铁卢,上游石油投资萎缩6%。
意义:
清洁能源投资激增,化石燃料投资萎缩,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转型。
我司行动:
关注国际清洁能源投资趋势,为国内企业提供海外碳足迹核算与ESG咨询服务,助力参与全球绿色产业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