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动态 第五十四期
来源: | 作者:薛超 | 发布时间: 7天前 | 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政策动向

1)六部门力推热泵产业升级:2030年能效提升20%+

42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发布《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改环资〔2025313),明确2030年目标:突破高温热泵等核心技术,热泵建筑应用面积和装机容量双增长,重点热泵产品能效水平提升超20%,打造国际竞争优势。

意义:

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我司行动:

凭借深厚学术积累,为热泵企业提供碳核算与碳足迹服务,助力其精准掌握碳排放情况。与上市企业合作,将热泵技术与AI能源管理结合,优化能源利用,为实现能效提升目标贡献力量。

2)能源局加码科技研发:聚焦能源安全与创新

4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国家能源局主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国能发科技〔202523号),重点支持能源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加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意义:

加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能源领域技术进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保障能源安全。

我司行动:

借助与有关部门的战略合作,参与能源领域减碳技术研发,特别是在CCUS技术方面加大投入。为能源企业提供ESG咨询服务,助力其在科技研发过程中实现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协调发展。利用市场覆盖优势,推广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3)工信部定调绿色标准:碳管理、绿色制造双管齐下

48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工信厅科函〔2025116,剑指工业低碳转型:健全碳核算、监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分行业升级绿色工厂评价标准,推动清洁氢能应用落地。

意义:

健全工业领域碳管理标准体系,推动绿色制造,促进工业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司行动:

依据绿色标准,为工业企业提供碳核算、监测服务,帮助其符合碳管理要求。开展绿色工厂评价咨询,助力企业升级达到新的标准。

4)虚拟电厂爆发式增长目标:2030年调节能力5000万千瓦!

411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明确分阶段目标:2027年调节能力超2000万千瓦,2030年突破5000万千瓦。虚拟电厂可聚合分布式资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初期准入条件放宽以加速推广。

意义:

增强电力保供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完善电力市场体系,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支持。

我司行动:

研究虚拟电厂在减污降碳方面的作用,为其提供碳核算与碳足迹评估。利用AI能源管理技术,协助虚拟电厂优化运行,降低能耗。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虚拟电厂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5101个减碳项目落地:年减排超千万吨

4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公开征求意见稿)》,涵盖熔盐光热发电、压缩空气储能等101个项目,项目包括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年减碳超300万吨)、近零碳数据中心(绿电占比100%)等,年减碳量超千万吨,由国能、中石化等龙头企业在20余省份推进。

意义:

推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应用,加速实现碳减排目标,为全国减碳工作提供示范和借鉴。

我司行动:

发挥与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长三角中心的合作优势,以及与上市企业、投资机构的融合关系,整合资源,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在江苏、北京、广东等市场覆盖地区的落地应用,为全国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二、地方动态

1)北京碳交易新规落地:202551日施行

411日,北京发布《碳排放权交易和结算规则》,覆盖电力、航空等八大行业,配额交易引入公开竞价(±10%涨跌幅)与协议转让(±30%涨跌幅),自愿减排量纳入本地碳普惠场景。

意义:

完善北京碳交易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手段促进重点行业减排,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我司行动:

为北京的相关企业提供碳交易政策解读和培训,帮助其理解新规。开展企业碳核算与碳足迹分析,为企业参与碳交易提供数据基础。利用在京资源,与企业合作开展碳减排项目,提升企业的碳资产管理能力。

2)内蒙古剑指绿氢全产业链:打造千亿级园区

49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发布《锡林郭勒盟关于推进优势特色 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依托绿电优势,布局重力储能、氢储能项目,在多伦县等区域建设绿电制氢氨醇基地,拓展氢能多元化应用场景。

意义:

依托绿电优势发展绿氢产业,推动能源转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司行动:

为内蒙古的绿氢项目提供生态环境咨询评估,确保项目符合环保要求。参与绿氢项目的碳核算与碳足迹评估,助力企业实现低碳发展。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提升绿氢产业的环境效益。

3)山西风光基地扩容:3-5个示范区聚焦生态治理

42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山西省2025年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风光示范基地总体方案》晋能源新能源发〔202572,规划在采煤沉陷区、盐碱地、沙地三类土地区域建设风光基地,同步推进新能源开发与生态修复,加速风光装机并网。

意义:

实现新能源开发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展,推动山西能源转型,促进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司行动:

发挥在山西的市场优势,为风光基地项目提供生态环境咨询评估和环保管家服务,确保项目建设符合生态治理要求。开展双碳培训,提升当地相关人员的绿色发展意识和专业技能。

4)北京双智融合提速:经开区试点车城联动

47日,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制定了《北京市关于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经开区将围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打造全域场景示范,海淀、朝阳等区聚焦AI+与应急安全创新。

意义:

推动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我司行动:

借助AI能源管理技术,为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城市设施提供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助力实现绿色智能发展。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企业ESG服务,推动企业在双智融合中注重可持续发展。

5储能展揭幕:全球首款AI储能系统亮相

410日,ESIE2025储能展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远景发布EN 8 Pro智能体储能系统,内置AI交易与构网模块,推动储能与电力市场高效互动。

意义:

推动储能与电力市场高效互动,加速储能产业发展,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支持。

我司行动:

关注AI储能系统的发展,研究其在减污降碳方面的应用潜力。利用自身的AI能源管理技术,与储能企业合作,优化储能系统的运行,降低其碳排放。为储能项目提供碳核算与碳足迹评估,助力企业提升环境效益。


三、企业行动

1)宁德时代联手交通部:换电技术标准攻坚

411日,宁德时代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签约,共研换电技术政策、标准及场景化应用,加速电动交通布局。

意义:

加速电动交通布局,推动交通运输行业低碳转型,提高能源补给服务保障能力。

我司行动:

为换电技术相关企业提供碳核算与碳足迹服务,评估其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优化换电设施的环境管理。利用与上市企业的合作关系,推广换电技术在绿色交通领域的应用。

2)国产氢能无人机破纪录:30小时跨昼夜飞行

48日,中航工业联合清华研发的氢能无人机实现30小时连续巡查5G实时传输数据,拓展应急救援、边境巡逻等低空经济场景

意义:

拓展氢能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为应急救援等领域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我司行动:

关注氢能无人机的发展,为相关企业提供生态环境咨询评估,确保其应用符合环保要求。开展氢能无人机项目的碳核算与碳足迹分析,助力企业提升环境绩效。


四、国际看点

特朗普关税加码:中国光伏、锂电税率飙至104%82.4%

42日,美对华加征34%“对等关税,叠加既有税率,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美国最高税率激增至104%,锂电达82.4%,波及硅片、电池等关键品类。

意义:

对中国光伏、锂电等产业出口造成冲击,促使相关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国内市场。

我司行动:

为受影响企业提供碳核算与碳足迹服务,帮助其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碳排放,提升产品的绿色竞争力。利用学术积累和合作资源,为企业提供应对关税壁垒的咨询服务,助力其探索国内市场的双碳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