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动向
(1)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能源标准新指南:锚定绿色转型与技术突破
3月10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5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明确以保障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转型为核心,聚焦新能源技术、产业及关键领域标准化建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意义:
为能源行业标准化建设指明方向,推动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我司行动:
为风电、光伏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认证服务;基于AI能源管理系统,帮助能源企业实现能耗/碳排放双控目标。
(2)王金南委员疾呼:零碳园区标准亟待统一,破解园区“双碳”困局
“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王金南建议,加速制定工业园区碳核算统一标准及零碳园区技术路径,推动“一园一策”落地。数据显示,我国2543家国家级与省级园区贡献超50%工业产值,碳排放占比达31%,亟需通过标准升级撬动绿色转型。
意义:
破解园区碳管理难题,推动工业领域系统性减排,释放规模化减碳潜力。
我司行动:
提供“一园一策”碳核算服务;结合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技术,设计园区循环经济解决方案;为地方政府提供生态环境咨询评估,助力园区绿色转型。
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工信厅节〔2025〕13号),以数字化技术激活工业节能降碳新动能。该政策剑指“双碳”目标实现,通过构建智能管控体系重塑能碳管理格局,为产业绿色转型注入数字基因。
意义:
以数字化技术重构工业能碳管理体系,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与能源效率革命,为“双碳”目标提供工业领域核心支撑。
我司行动:
通过AI能源管理系统,开发工业能碳数字孪生平台,实现能耗/碳排放实时监测、智能分析与优化调控;为江苏、广东等重点区域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定制化解决方案。
3月13日,工信部等15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加强合规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小企业严格落实生态合规,强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淘汰高污染工艺,同步强化节能降碳与循环经济标准应用。
意义:
推动中小企业绿色转型,加速工业领域能源结构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我司行动:
提供清洁能源替代技术方案,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为企业提供环保管家服务,确保合规转型。
(5)金之钧院士建言CCUS产业化:技术成熟,成本难题待破局
金之钧院士于两会期间呼吁设立CCUS专项基金,推动技术规模化应用。他指出,当前煤电碳捕集技术成熟但成本高企,需政企协同破解商业化瓶颈。
意义:
突破CCUS商业化瓶颈,为煤电等高排放行业提供脱碳路径。
我司行动:
建立CCUS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核算体系;推动政企合作,申报CCUS专项基金项目。
二、地方动态
3月12日,安徽宣布构建省级林业碳票制度,通过“碳票+林下经济”等场景激活森林碳汇价值。全省九成森林为集体林,此前长期面临“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困局,此举或为林农增收开辟新路径。
意义:
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激活集体林权碳汇潜力,促进林农增收。
我司行动:
开发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平台,实现碳汇资产数字化;提供碳汇项目开发服务,协助申报核证;参与生态环境咨询评估,保障碳票制度落地。
(2)上海加码充电桩补贴:最高600元/千瓦!小区换电站同步受益
3月10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扶持办法》,重磅推出充电桩建设激励政策,以真金白银加速绿色出行布局。
u小区充电设备补贴力度空前
示范小区充电桩:企业最高可获设备投资30%补贴,直流、交流设施功率补贴上限分别达600元/千瓦、300元/千瓦;
业主大会奖励:按新建充电车位数量发放一次性补贴,直击小区充电难痛点。
u换电站扶持分层落地
通用型换电站(支持跨品牌服务)补贴设备投资40%,功率补贴上限600元/千瓦;
非通用型换电站补贴20%,上限300元/千瓦,推动换电网络多元化发展。
意义:
加速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城市充电难题,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
我司行动:
为充电桩建设提供AI能源管理系统,优化布点与运营;开展充换电站碳排放核算,助力获得绿色认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参与示范小区项目,提供环保管家服务。
3月12日,上海市提出新建粮仓屋顶光伏覆盖率须超50%,改造项目不低于30%,目标2027年装机达1.5万千瓦以上,打造“光伏+粮仓”示范标杆。
意义:
创新“光伏+农业”模式,挖掘存量资源潜力,推动低碳农业发展。
我司行动:
提供屋顶光伏项目碳效益评估服务;运用AI能源管理技术,提升光伏系统发电效率;参与粮仓低碳改造,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3月12日,四川阿坝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并网发电,装机25万千瓦,首创“牧光互补”模式,填补高原构网型储能空白,助力川西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意义:
突破高原清洁能源消纳瓶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西部能源基地建设。
我司行动:
为储能电站提供碳足迹核算服务;开展双碳培训,提升当地能源管理水平。
3月11日,《湖北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实施方案》发布,明确2027年前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流动性,2030年建成碳金融中心及低碳产业集聚区,巩固全国碳市场核心地位。
意义:
巩固湖北碳市场地位,推动碳金融创新,引领区域绿色经济发展。
我司行动:
开发企业ESG评级系统,助力碳资产运营;建立碳金融实验室,探索新型交易模式。
三、企业行动
3月11日,甘肃能源宣布投建庆阳东数西算绿电项目,规划风电75万千瓦、光伏25万千瓦,资本金占比20%,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赛道。
意义:
加速新能源基地建设,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助力“东数西算”工程。
我司行动:
提供风光项目碳足迹核算与减排量认证;运用AI能源管理系统优化电站运营效率。
四、国际看点
以色列政府简化屋顶光伏审批流程,豁免建筑许可,仅需持牌电工认证即可安装。其“屋顶光伏计划”目标新增1.6GW容量,覆盖全国15%住宅,加速清洁能源普及。
意义:
释放分布式光伏潜力,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为全球提供政策创新样本。
我司行动:
开发适用于中东地区的AI能源管理系统;提供屋顶光伏项目碳效益评估服务;与以色列企业合作,探索跨境碳交易模式。
五、论坛预告
第26届中国环博会重磅预告:2025碳捕集技术论坛聚焦三大议题
论坛名称:2025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论坛
核心议程:
· 研判全球CCUS技术趋势与产业挑战
· 分享国际先进技术装备与示范案例
· 探讨中国CCUS规模化集群化路径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专业委员会、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有限公司(GCCSI)、中国环博会
协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时间地点:2025年4月22日(全天),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