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工作舆论收集(2024年第四十六期)
来源: | 作者:薛超 | 发布时间: 131天前 | 22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政策动向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12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会议明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点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顺利召开,再次彰显了中国经济前行路径中绿色发展的关键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一年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锚定方向。此次会议绿色发展部署,以全方位、系统性战略规划,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勾勒清晰路径,是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征程的坚实步履。

2)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意见的通知

12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环办便函〔2024406号)意见的通知。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钢铁行业》修订首次提出钢铁行业联合报告主体的定义,并给出示例;优化碳排放核算方法,明确了企业层级与工序层级的核算边界及排放源;优化碳排放核算和配额分配相关的计算公式、精简参数数量,提高技术规则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规范核算规则和企业自证材料,保障碳排放数据可溯源、监管执法有据可查。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由适用范围、核查原则和数据、核查内容和要点三部分组成,旨在帮助核查机构正确理解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核查要点和内容,提高核查数据质量;具有可操作性与规范性,针对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的企业层级和工序层级的碳排放以及生产数据分别给出核查技术要点,切实提高核查工作效率。

点评:

这两份文件是针对钢铁行业碳排放管理的重要文件,旨在通过规范核算方法和核查流程,提高数据质量和核查效率。这些指南的出台,不仅有助于钢铁企业更准确地掌握自身的碳排放情况,也为政府部门监管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这两份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钢铁行业碳排放管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不仅有助于提升钢铁行业的环境管理水平,还将推动整个行业向低碳、绿色发展转型。

3全国首个新CCER项目落地

123日,国家电投集团山东半岛南3301.6兆瓦海上风电项目成功登记全国首例新CCER项目,标志着CCER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对于推动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本项目在国家电投集团经营管理部指导下,由电投综能作为牵头实施单位,协同中国电力、山东能源等单位共同完成,项目年减排量约50万吨

点评:

项目的成功登记为CCER项目树立了典范,展示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决心和能力。项目年减排量预计达到约5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这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具有显著效果。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对推动我国碳减排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也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二、地方动态

1)南京首个零碳园区,完工!

近期,江岛智立方零碳园区项目顺利完工,这是江苏省首批南京市首个零碳园区项目

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零碳园区项目位于江岛智立方产业区,今年荣膺2024全球零碳城市实践先锋奖铂金级奖项。低碳园区的建设是江心洲践行“双碳”战略的一次全新升级,也是南京践行“双碳”战略及ESG理念的重要一步。“现代化园区”向“零碳园区”的升级,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深度融合ESG理念,致力于在环境(E)、社会(S)和治理(G)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从环境层面看,园区通过构建零碳技术体系,全力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从社会层面看,园区吸引众多企业入驻,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同时通过推广低碳生活方式,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在治理方面,完善的零碳管理制度确保了园区高效、可持续的运营。

目前,园区以八栋低密科研办公楼为主体,形成了包括零碳科技馆、零碳建筑、绿电轴线、绿色交通、碳捕集技术、废弃物分类处理、雨水回收再利用、绿化碳汇和湿地碳汇、智慧能碳监控平台、零碳管理制度在内的10大零碳技术体系,20项零碳技术措施,全面减少园区建筑能耗与碳排放,实现零碳运行的目标。

点评:

江岛智立方零碳园区项目的顺利完工,标志着江苏省南京市在推动低碳环保、实现“双碳”目标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南京市首个零碳园区,该项目不仅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还为全球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零碳园区项目的成功,得益于其深度融合ESG理念。南京生态科技岛零碳园区项目的成功实践,展示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态度和行动力。

2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印发《舟山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125日,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印发《舟山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舟政发〔202422号)

《计划》总体要求为到2025年,全市空气质量继续领跑长三角地区,排名力争保持全国168个重点城市3PM2.5平均浓度达到16微克/立方米,全面消除重度以上污染天气,完成省下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目标。

《计划》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优化交通结构、强化面源综合治理、强化多污染物减排、强化污染天气应对、加强能力建设九个行动任务。

点评:

该行动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推动舟山市空气质量持续领跑长三角地区,并力争保持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3名的位置。企业应加大环保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能源效率,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32024第三届绿色金融北外滩论坛在上海虹口成功举办

126日,由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支持、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主办、上海金司南金融研究院承办,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新机遇 助力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为主题的2024第三届绿色金融北外滩论坛在上海虹口成功举办

财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负责人邸东辉以“公共财政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绿色低碳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财政部在推动绿色化、低碳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正在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邸东辉表示,财政与金融关系密切,特别是在生态环保领域,绿色财政与绿色金融一体两翼,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并就财政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有关工作展开介绍。

点评:

邸东辉发表的主旨演讲,强调了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财政部在推动绿色化、低碳化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一论坛不仅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三、企业行动

1国内基建行业碳交易领域首次成功实践

1128,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集团)携手北京绿色交易所在山东省青岛市成功举办中交集团首单内部试点碳交易活动,这是国内基建行业碳交易领域的首次成功实践。中交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裴岷山,北京绿色交易所副总经理王辉军等出席仪式并进行交易见证

本次中交集团依托中交路建承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至容县高速公路平乐至昭平段项目,成功实现了首笔公路施工阶段的内部排放额度交易

点评:

此次活动依托中交路建承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至容县高速公路平乐至昭平段项目,成功实现了公路施工阶段的内部排放额度交易。这不仅为中交集团探索低碳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整个基建行业的绿色转型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