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工作舆论收集(2024年第四十四期)
来源: | 作者:薛超 | 发布时间: 139天前 | 22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政策动向

1《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在巴库气候大会上发布

1113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的中国角发布了《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根据预测,为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将带动相关领域的投资需求超过100万亿元

根据这份报告,中国电力占终端能源需求的比重将从2023年的28%左右,提高到2060年的60%左右。氢能占终端能源需求的比重将提高到2060年的12%左右,其中由风电光伏制取绿氢的比重将大幅提升。

点评:

报告预测,为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中国将带动相关领域的投资需求超过100万亿元,这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的雄心和决心,也突显了能源转型对经济增长的潜在推动作用

2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

11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指南》包括工作目标、制定范围、工作程序、编制要求、宣贯实施等内容,旨在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的研究制定进行统一管理,指导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业机构加快标准研究制定,稳步有序扩大覆盖产品范围,积极构建完善的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体系,引导企业低碳改造,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转型升级,增强绿色低碳竞争力。

其中提出,逐步完善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2027年,制定出台200项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应用场景得到显著拓展

点评:

该指南的发布是中国在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重要举措。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详细的规定和指导、以及逐步完善的核算方法和标准体系,该《指南》将有助于引导企业低碳改造、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转型升级、增强绿色低碳竞争力,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工信部公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

1120日,工信部发布公告,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公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新的文本提高光伏投资和技术指标门槛,抑制无序扩张;规范光伏产品效率检测,确保计量结果公正可信;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引导提升光伏产业绿色发展;加强规范名单的动态管理

点评:

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将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为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动力。引导提升光伏产业的绿色发展,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有助于中国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这些修订措施将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中国光伏产业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绿色的方向发展。



二、地方动态

1上交所发布《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116日,上交所发布《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并就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提到,要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以及供应链共创等关键要素纳入企业的核心运营理念中2023年度沪市共有1896公司建立了环境保护相关机制,占比超八成,环保投入金额2000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当量超8亿吨

另外要更加关注供应链安全,打造共建共赢生态系统。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供应商筛选标准中充分考虑ESG因素,对供应商进行现场考察,实施分类管理,保证供应资源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围绕打造绿色供应链,推进价值链降碳减排,塑造更加可持续、更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

点评:

该方案是中国资本市场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提升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质量,有望促进企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推动整个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2)中国与尼日利亚合作建设莱基低碳示范区

1115日,在COP29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期间,中国生态环境部与尼日利亚环境部签署关于合作建设莱基低碳示范区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共同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非洲光带莱基低碳示范区,为尼日利亚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支持,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综合开发区探索能源、建筑、交通等低碳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点评

莱基低碳示范区的建设将有助于尼日利亚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通过引入中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当地能源、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低碳转型。中尼在莱基低碳示范区的合作是一次双赢的战略举措,它不仅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也为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贡献了积极力量。

3山东首单水土保持碳汇项目150万元成交

1113日上午,山东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项目正式签约,沂源县龙子峪小流域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形成的5万吨水土保持碳汇量,被当地两家企业以成交总价150元买走,开启了我国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的先河

点评:

这笔交易的成功实施,意味着水土保持工作不再仅仅是政府行为或公益项目,而是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其经济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此次交易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有助于推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绿色低碳发展。



三、企业行动

1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马永生:全球清洁氢能项目投资额已增长7

1113日,以“氢能助力气候行动:迈向净零排放的清洁能源未来”为主题的中国角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召开。

在边会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马永生表示,国际氢能理事会和麦肯锡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清洁氢能项目投资额已有7倍增长2020年约100亿美元增加到2024年约750亿美元。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中国石化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绿氢炼化和氢能交通业务,逐步建立涵盖制储运加用研的全产业链条

点评:

全球清洁氢能项目投资额在过去几年中增长了7倍,表明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正在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石化在这一背景下,积极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包括制氢、储氢、运氢、加氢以及相关研发工作,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为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