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动向
10月1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35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规定,工矿企业排污口、工业以及其他各类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的设置实行审批管理;未经批准的,禁止通过上述入河排污口排放污水;其他的入河排污口,应当在设置前,提交入河排污口登记表。围绕入河排污口审批管理,《管理办法》规定了审批权限、审批程序、申请材料、设置论证要求,明确禁止设置的情形,对变更、注销等作出规定。
点评:
该《管理办法》针对工矿企业、工业园区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等重点监管对象实施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体现了政府对工业污染源的高度关注,并试图通过制度设计来促使这些单位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环保措施。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主动申报审批并开展自查自纠。
(2)工信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11月6日,工信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指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千亿元以上规模的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
高安全、高可靠、高能效、长寿命、经济可行的新型储能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产业主体集中、区域集聚格局基本形成,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标准体系、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更加健全。新型储能系统能量转化效率显著提升,热滥用和过充电不起火、不爆炸,实现新型储能电站电池模块级精准消防,保障全生命周期使用的安全可控。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更好满足电力、工业、能源、交通、建筑、通信、农业等多领域应用需求,为推动能源革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点评:
该方案不仅为新型储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体现了国家对于推动能源革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该方案强调了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的提升,这对于提高我国在全球能源领域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铝产品碳足迹核算及报告方法学——基于国际实践》正式发布
10月22日,落基山研究所与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绿色产品评价中心共同发布《铝产品碳足迹核算及报告方法学——基于国际实践》(以下简称《方法学》)。作为“中国铝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平台”的重要支撑和成果之一,《方法学》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深入对比并研究了国际上较为主流的铝产品层面碳足迹核算及报告方法,在这些方法间寻求最大共识,以期为相关碳足迹核算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比性等提供有效的参照,助力我国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点评:
该《方法学》不仅结合了国际先进的实践经验,还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和行业特点,为我国铝工业产品的碳足迹管理提供了科学、准确且具有可比性的指导框架。这一成果的推出,无疑将促进我国铝工业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为全球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地方动态
(1)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印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10月29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印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京政发〔2022〕31号)的通知。办法指出:为年节能量100吨(含)标准煤以上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每形成1吨标准煤/年的节能量,奖励1200元。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申报范围包括,在交通、市政、农业农村等领域实施的数据中心改造、综合节能措施、供热系统节能、供配电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电机系统节能、能源系统节能改造、就地可再生能源利用(自发自用、生活热水等非商品能源)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点评:
该办法对年节能量达到1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给予每形成1吨标准煤/年节能量的1200元奖励,这一激励措施无疑将激发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节能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同时,办法明确了数据中心改造、综合节能措施、供热系统节能等多个申报范围,涵盖了从工业生产到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体现了全面推广节能技术的决心。
(2)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驱动未来能源变革”分论坛
11月5日,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驱动未来能源变革”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在发表致辞时表示,最新数据表明,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新能源的装机规模达到了12.5亿千瓦,提前六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在气候大会上承诺的“中国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的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点评:
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在推动新能源发展方面的决心和行动力,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树立了榜样。中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的积极响应。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降低,新能源将在未来的能源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国务院总理李强:把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10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宁夏、内蒙古调研,先后来到国能宁煤公司煤制油项目区,宁东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达拉特旗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内蒙古能源集团金山热电公司等能源公司及项目现场;并就能源保障,持续开展能源技术攻关,推动煤炭资源就地深加工,进一步释放光伏等新能源发展潜力,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能源基地建设作出指示。他提出要把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多能互补、深度融合。
点评:
李强总理还就能源保障、持续开展能源技术攻关、推动煤炭资源就地深加工、进一步释放光伏等新能源发展潜力、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能源基地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具体指示。这些指示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助于促进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行动
10月29日,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维尔利集团”)与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碳科公司”)在南京举行了废弃油脂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在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及碳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开启了新的篇章。维尔利集团董事长李月中与碳科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文钢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签约仪式上,维尔利集团总裁李遥与碳科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李高龙分别代表两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
点评:
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在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及碳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开启了新的篇章,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通过此次合作,维尔利集团与碳科公司将共同探索废弃油脂的高效利用途径,推动其在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应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这一合作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碳产业的创新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