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动向
(1)国家疾控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公布《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
9月18日,国家疾控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公布《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国疾控卫免发〔2024〕17号),明确了行动策略和目标、行动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3个部分主要内容。行动方案分阶段设置工作目标。到2025年,健全完善多部门气候变化与健康工作协作机制,构建气候变化与健康相关政策和标准框架。加强气候敏感疾病监测系统建设,构建气候变化与健康评估指标。完成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脆弱性和适应能力首轮评估,形成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科研重大需求清单。
点评:
该行动方案不仅明确了策略、目标与重点任务,还细致规划了保障措施,为未来几年内的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蓝图。这些举措的实施,无疑将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能力,保障公众健康安全。企业可以积极参与气候敏感疾病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或资金援助,另外可以通过支持相关科研项目或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气候变化健康适应领域的研究进展。
(2)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水泥行业》等4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技术规范的通知
9月1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水泥行业(CETS—AG—02.01—V01—2024)》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水泥行业(CETS—VG—02.01—V01—2024)》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铝冶炼行业(CETS—AG—04.01—V01—2024)》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铝冶炼行业(CETS—VG—04.01—V01—2024)》等4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技术规范。
点评:
这些技术规范的出台,为水泥和铝冶炼行业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核查指导,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技术规范明确了水泥和铝冶炼行业企业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中应遵循的方法、步骤和要求。这些规范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水泥和铝冶炼行业企业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为实现我国的碳减排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3)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四周年“碳达峰十大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9月23日,在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四周年之际,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四周年“碳达峰十大行动”取得积极成效》报告。其中,报告指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成效显著。非化石能源加快发展。截至2024年7月底,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12.06亿千瓦,是2020年底的2.25倍,提前6年多实现向国际社会承诺的装机容量目标;水电、核电装机容量比2020年底分别增长了5819万千瓦、819万千瓦。从2020年到2023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由15.9%提升至17.9%。
点评:
这份报告不仅是对过去四年努力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和明确方向。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迅猛增长,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决心,也彰显了我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为。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大力度,推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完善,以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地方动态
(1)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9月1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努力实现河南省绿色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稳步增长。到2030年,基本建成完备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转型债券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推动发展新能源汽车保险。引导金融机构利用金融标准,加大对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支持力度。
点评:
该方案不仅提出了实现绿色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稳步增长等具体目标,还明确了到2030年基本建成完备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的宏伟蓝图。企业一方面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寻求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绿色金融政策,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2)首个上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产品SHCERCIR1正式上线运行
9月13日,上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产品SHCERCIR1在上海环交所正式上线运行。SHCERCIR1以61.80元/吨开盘,最高价67.98元/吨,最低价61.80元/吨,收盘价64.71元/吨,涨幅4.71%,成交量4580吨,成交额29.64万元。12家分布式光伏项目业主,9家纳管企业积极参与了SHCERCIR1首日交易。
点评:
成交量4580吨,成交额29.64万元,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市场对于温室气体减排的强烈需求,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于绿色低碳产业前景的积极预期。企业应该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加大在绿色低碳领域的投入,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3)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近日发布《深圳市龙华区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9月14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龙华区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深龙华府办规〔2024〕12号),重点支持氢能、节能降碳服务等新能源领域。措施提出,拓宽氢能多场景应用示范。鼓励开展液态储氢、固态储氢、氢燃料电池发电等创新技术的研究示范,支持在数据中心、工商业园区、绿色建筑、无人机等应用场景布局氢燃料电池备用电源试点,对获市级及以上资助的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示范项目,按市级资助金额的50%给予不超过200万元配套资助。
点评:
通过重点支持氢能、节能降碳服务等新能源领域,拓宽氢能多场景应用示范和鼓励创新技术研究示范等方式,加速新能源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可以激发企业在氢能领域的创新热情,推动更多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整个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企业行动
9月23日,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进行碳排放配额交易的议案》,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拟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以大宗协议、挂牌交易等多种转让方式出售碳排放配额约100万吨,出售价格不低于90元/吨(含税),交易总金额约9000万元,实际以成交价格为准。
点评:
根据议案,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拟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出售约100万吨碳排放配额。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环境的持续改善。通过大宗协议、挂牌交易等多种转让方式,企业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和收益的最大化。